重循历史足迹,再现丝路风采

发布时间: 2016-08-08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丝绸之路,从历史走来,向未来迈进。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纽带,融通古今、连接中外,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李克强总理打造文物“金色名片”的指示精神,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新时期下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内涵作用的工作要求,国家文物局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效应的工作部署,自2015年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着手策划“丝绸之路天山道枢纽路网实地综合考察”活动。
    此次综合考察历经近一年的细致筹备,结合前期实地考察,最终路线确定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线。在筹备过程中,自治区文物局精心部署、统筹安排,考察所在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方支持,各界专家学者出谋划策、全程参与,确保了科考活动如期举办。此次科考活动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主办,和静、新源县人民政府承办,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李军担任领队,活动于8月3日正式启动, 8月3日至6日进行和静段综合考察,8月7日至12日进行新源段综合考察。
    作为全疆范围内首次开展的大型路网科考,此次活动呈现以下主要特点:一是行程路线长:横跨两个地州、三个县(市)、十余个乡(镇)、行程数千公里。二是沿途遗址多:科考路线涵盖巴伦台黄庙、草原墓葬群,巴音郭勒石林、系列青铜时代环战壕聚落等已普查在册遗址,也包括野果林南山冰渍湖—墓葬谷、则克台山区铜矿等新发现遗址,沿线科考遗址点达数十处。三是学科交叉广:涵盖历史考古、地理环境、遥感科学等众多领域。首次综合采用VR技术(虚拟现实)、GPS定位、航空拍摄等诸多科技手段,结合实地勘察、局部物探等传统方式,实现了传统考古向科技考古转变,推动了文物保护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创新。四是沿途环境多样: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生态,到人迹罕至冰碛地貌;从松柏林立的山间风光,到蜿蜒曲折的沟涧峡谷,海拔落差2000余米,沿途风貌各异,组成一幅天然的旖旎画卷。五是专家阵容强大:汇集中国社科院、国家博物馆、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等院所众多知名专家学者,确保了科考活动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六是学术意义重大:通过挖掘展现天山古道遗迹、城堡遗址,古代精美出土文物、矿冶遗址、草原岩画、多形态古代墓葬的现代文化面貌,印证天山古代“总万国之要道”的丝绸之路交通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再现了古丝绸之路和静、新源段历史风采。七是宣传引领作用深远:通过考察科考活动沿途丰富的文物遗存,让历史发声、让文物活起来。从而夯实国家文化工作战略载体支撑基础,梳理古丝绸之路沿线不同地域、民族之间情感脉络。
    (来源:国家文物局)

Qq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