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文化遗产地的监测工作

发布时间: 2011-02-28



近年国家文物局颁布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巡视管理办法》,逐步建立起国家、省、市三级监测巡视体系,并开始启动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动态信息和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试点工作,在一些专业领域实施监测培训项目等。文化遗产地监测与辅助决策,文物风险预测与控制等也已列入“十二·五”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说明我们对监测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已从理性认知转入付诸行动阶段。

通过多处遗产地监测项目的考察及有关监测方案的审核工作,我看到不少遗产地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直觉判断到系统化、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有些单位已经能做到作为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例如敦煌研究院,除了对莫高窟区域大环境及洞窟小环境进行长期监测及评价外,还对莫高窟周边风沙运动规律监测、壁画颜料色度监测、岩体裂隙位移监测、洞窟内岩体水汽运移监测、游客管理监测等项目,进行了有序的监测与分析评估。其监测成果对洞窟的壁画病害形成机理,以及进行壁画保护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但是,遗产地监测工作的建设很不平衡,不少单位的监测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现就发现的一些问题谈点看法,供大家研讨,以完善今后的监测工作。

一、明确监测目的

由于对预防性保护的管理意识淡薄,一些遗产地单位一开始就将精力放在对文物本体的干预保护上,对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是将监测当成任务去执行,对监测什么,监测后做什么用,没有清晰的认识。

树立为文物安全的保存环境为主的保护理念,是预防性保护的需要,通过对遗产地环境的有效监测与控制干预,最大限度地防止文物的损坏,达到长久保存文物的目的。文化遗产的风险评估,控制文物病害的发展,改善文物的保存环境与参观环境等,都需要监测数据作为依据。因此,监测是遗产地管理机构对文物保护、管理做出决策的基础支撑。

二、遗产类型不同,监测的内容、方法、要求不同,可以编制规程,但不宜编制成统一的规范、标准

由于遗产地的类型多,所处的环境差异大,保存现状与病害不同,管理的条件也有差别,因此每个遗产地的监测方案会有很大的差别。

从监测的内容看,目前用得较为普遍的是安防、消防的监测,气象与污染物的监测,其他还有对文物本体的现状与病害的监测,减灾、防灾的监测,与管理相关的监测(包括保护范围与建控地带建设动态监测,保护规划执行情况的监测及游客管理的监测等)。是否每个遗产地都需要监测这些内容,应根据需要与可能逐步实施,不宜统一要求。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检测体系,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文物本体和环境现状,制定合理的监测要求。

监测的项目也因文物的对象不同而有所侧重,敦煌莫高窟主要针对脆弱的壁画与彩塑,因此需要对窟内外的环境现状进行同步实时的无线监测,尤其对窟内的有害气体,需要高精度的仪器设备精确测量。而对云冈洞窟内的石雕,环境监测的重点,除了空气中的温度、湿度外,还要测岩石表面及内部的温度,以及凝结水形成的露点温度。再以地震监测为例,岩土类文物建筑与木构建筑的监测在内容、方法、仪器有很大的差异。前者要监测构造断裂带及载体主结构面,附属构筑物(如窟檐、栈道)沉降、开裂,地下水等。而对应县木塔的木构建筑,则要针对木塔结构的现场应力、变形、位移和振动进行测试。除了自然地震条件下的监测外,还需对环境脉动和人工激振等的反应性监测,以确定木塔的固有频率、位移、振型、振动阻尼比、传递函数、节点耗能比及层间刚度值等参数。因此,需要对不同类型的遗产分别编制监测规范、标准。

三、提高监测数据的分析能力

敦煌研究院以莫高窟崖顶气象环境监测为依据,建立了莫高窟风沙危害综合防护体系,有效解决了莫高窟前积沙的难题。但不少遗产地对监测的数据缺乏归纳、整理和分析,尤其像敦煌这样以此来指导保护措施及改进管理现状的单位不多。

此外,对取得数据的可靠性,也缺少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检查、审核办法。看到的数据缺乏动态监测的连续性,甚至还有弄虚作假的现象。有的地方设立了气象站,可站内杂草丛生,如此环境下,得出的数据资料准确度将受很大影响。

文物的损坏,往往是多种环境因素并存而导致的。这些因素叠加对文物所造成的破坏,是极其复杂的过程。随着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监测工作也在飞速发展,在常规监测的基础上,逐渐将GIS、GPS系统引入监测中,实现生态环境信息分析的空间与属性信息一体化分析与综合处理的功能,形成智能化决策和控制网络。更会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处理与分析。如果连上述的基本功都掌握不好,怎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四、评估监测效果

如何在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评估制度,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例如对汉阳陵遗址博物馆内封闭的遗址区监测发现,其空气湿度达到98%RH,且稳定,但土遗址仍然开裂,通过分析评估,认为水分循环只能从土壤到空气,无法从空气到土壤。这就指导了下一步监测的重点以及保护措施。

从评估的程序考虑,首先要了解监测的目的,对象和监测内容、方法及监测资料。除了上述提到的几个方面外,还要对管理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评估指标体系,提出评估方案,经审核批准后,通过现场调研与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写出评估报告,並提出改进建议。

五、加强管理指导

在整个监测的管理过程,需要不断地研究存在的问题,改善、调控监测的措施,使监测工作逐渐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即使规范中提出的要求、指标,也不能硬性照搬,机械地执行,还要考虑文物长期所处环境的适应性。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评估,要研究被监测对象需要采取何种措施,例如,对遗址博物馆环境,需要防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程度等,在此基础上,布置监测工作才会有的放矢。有的地区温差极大,紫外线极强,普通的电讯设备在野外很容易出现故障,塑料皮电线一、二年就老化,裸露出铜丝,说明管理部门在选择设备时,考虑不周;某些遗产地的基础设施很差,技术人员配备尚未落实,就急忙上报一套先进的遥控监测设备的方案,以为这些仪器设备就可代替日常的管理工作,殊不知这些设备需要高素质的人去管理、操作和维护。有的世界遗产地安置了一些先进的遥控视频设备,可不到两年,就成了聋子耳朵,不再工作。这说明当地在人员配置、业务培训,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缺憾。

遇到遗产地存在洪水、地震、滑坡、水电站蓄放水等问题时,如何争取纳入到国家的防灾减灾预誓系统内,做到共享监测成果的协调机制中,也是遗产监测管理需要考虑的。

总之,一个理想的遗产地监测系统,要参与到建立起一个环境质量、文物自然劣化(病害)、突发灾害、人为破坏等风险因素的识别、分级、预测、评估和控制的综合体系中,由基础地理、环境监测、文物状态、图像存储、安全防范等构成的数据库,形成文物预防性保护及辅助决策技术支撑体系,提高管理的信息监测、动态管理与辅助决策的能力。也许,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吧。

作者:黄克忠

Qq在线客服